外汇局: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下降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定
今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23年6月末中国外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338亿美元,较2023年3月末下降571亿美元,降幅2%。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3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下降,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4%,较2023年3月末下降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3月末持平。
谈及当前我国外债形势,王春英表示,外债规模下降主要受汇率折算因素影响。2023年二季度,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545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贡献度为95%。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指出,2017年以来,我国外债余额与GDP的比值稳定在14%至16%的水平,外债规模保持合理稳定,并且与经济发展总体相适应,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外债结构优化,偿债风险总体可控。主要表现在:人民币外债占比上升,外债期限结构不断优化,外债工具结构变动温和,上半年主动型外债有所上升,我国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匹配与协同性增强。
专家表示,从微观层面看,我国经营主体更加理性,跨境融资调整幅度适度、平稳。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外债总量合理,结构不断优化,风险可控。近年来,我国外债余额与GDP之比保持在14%至16%,外债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相促进;我国外债中人民币外债占比稳步上升,且大部分具有中长期投资性质,外债偿付风险总体比较低;我国主要外债指标都在安全线以内,对外资产和负债协同性增强。
“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接近尾声,相关外溢影响将有所缓和。”王春英说,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经济将持续恢复向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