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江湾城,一起走过20年
1994年6月,见证了近代风云历史的江湾机场正式停飞;
1997年,上海市政府收回江湾机场的土地使用权;
2003年10月30日,新江湾城街道正式挂牌。
二十年来,新江湾城街道社区集聚初显规模、各类企业纷至沓来、商务楼宇拔地而起,实现了从废旧机场到新型国际社区的转变。今天,一起来看看市民刘惠明眼中的“家园”。
我和新江湾城的故事
作者:刘惠明
社区居民
闲来无事,发现了一则征文活动,不由浮想联翩。
新江湾城的20年,不正是我人生年华中最美丽的20年吗?“无缝衔接”——我脑海中蹦出这个词。于是,我提起笔,写下我和新江湾城的故事。
那是2004年,我即将大学毕业。相对于我家住崇明,父亲筹划着在上海买套房。一来以后在长江这头有个落脚点,二来也算是为我将来成家提前做准备。
机缘巧合下,发现在闸殷路这里,有个楼盘在预售。我们就当闲逛,来看了看,发现它有个很有味道的名字:上海梦想·雍景苑。缘分真的是说来就来,就听销售简单讲了几句,看了看地形图,我们就决定,在这里买房安家。
就这样,我和新江湾城的历史车轮,开始了转动。
那时开盘前,要排队抢号,按序进去选你要的楼层。父亲提前一天去排队,居然已排在“十里开外”。
当时的售楼处在现在国伟路闸殷路路口的西北角绿化带这里,当时的国伟路还是条泥地,头到头只有300米,政悦路也只停留在规划上,闸殷路上还有条小河。预售的只有小区的3栋楼,最终,父亲选择了7楼。
现在回头看看,一晃近20年。
因为买的是期房,直到2005年,我们才正式拿到钥匙。交房那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去了。手续办完后,还领到一个很大的东方有线机顶盒。对照一下,应该是第一代吧,连高清频道都没有,遥控器还贼大。这个机顶盒,我一直用到前两年,它才“光荣退休”,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车位空、周边荒芜、群租严重,是我刚入住小区时的深刻印象。那时,走出去,没有地铁,坐车也只有90路等为数不多的几条线路。因为父母均在崇明工作,平时我一人住。为了提升自身安全感,我还特地加装了防盗链。
现在再看,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小区车位紧张早已是“幸福的烦恼”。8号线、10号线,已能很好的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群租,也早已在我们小区销声匿迹。我也早已拆掉了防盗链,换装了指纹锁。可以说,这是进步,更是发展。
我想我应该算是第一代新江湾人。看着它,从机场变成社区,从荒芜到繁华。我一直打趣到,新江湾城里,幼儿园、小区、初中、高中、大学,一应俱全,还都是同学历中的佼佼者。如孩子争气,拿学士学位前,都不用跨出社区。同样的,我也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在这里结婚成家生子,把自己融入进了国伟路,融入进了政悦路,融入进了新江湾城。
20年,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可以说。碍于字数限制,就此打住,权当开个头。给记忆一点留白吧,去定格这20年来的美好。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