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锦,日新月异!上海小囡走过、听过、遇见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为培育当代青少年家国情怀,鼓励当代学生积极进取,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新闻晨报和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实践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相关作品刊发于3月7日、3月8日《新闻晨报》
走过听过遇见过
文/徐子翌
我出生在黄浦江畔,在旧式里弄和灯红酒绿的交错中长大。这座城市,俨然是我的发小、我的同学、我的亲戚、我的长辈,他是一个断然能超过孙大圣七十二变的魔法之都,将一代代人迎来送往,陪着这片土地上的住户们和过客们,走过一个个寒暑,翻遍一章章春秋。
我不想讨论经济学家嘴里的经济航运中心,也不想理会艺术家们手中的海派多元文化,只说几个和家人一起的小故事。比如我与地铁之间发生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都不甚记得的岁月……
我喜欢按照颜色来区分线路,童年强迫症在地铁的颜色选择上发挥到了极致。大红色的1号线,绿色的2号线,黄色的3号线,紫色的4号线……再后来,需要用带有形容词的颜色来表示那些新开的线路,好像深蓝色的8号线和浅蓝色的9号线,又好像深绿的12号线和水蓝的16号线。
走进地铁的站点,就好像着了魔。列车到站启动的“嗡嗡”声,伴随强烈的速度感,将我吸入车门。那时的我还小,到现在我也不怎么明白大人们的人情世故,但是我感觉到每一条地铁,都有他们自己的年龄、性别和强烈的感情和性格。当我坐在空荡荡的车厢里,“嗡嗡”声便是他们向我低诉的故事。
紫色的4号线是我最好的朋友。紫色往往代表深沉和忧郁,所以4号线并不快乐,循环没有穷尽,这也许是这位紫衣贵族少年最大的心事。可是一旦坐上4号线,沿途遍布地上和地下的风景,一路行来,发现又回到最初的起点,简直是妙不可言。这种循环让我第一次有了初级的生生不息的感悟。有时候我在想,当我变成青年中年甚至老年的时候,坐上4号线多兜几个圈子,是否又能回到童年的那个瞬间?就算外表改变,心也是能跨越时空的吧。
绿色的2号线同样给我深刻的印象。这条线路的形象是一位从事国际商务的精明中年人,他可以说是全上海轨道交通里人流量最多的地铁线,横贯上海的两个飞机场,一个火车站,两个重要中转站,最重要的是它经过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等等。能在2号线上生存的上班族都是业务能力很强的人,体质也很好的人。可想而知,每天上班的白领,坐飞机和坐火车的旅客,逛外滩和来上海的游客等,各种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就和车上乘客风格迥异的各式服装风格搭配一样。要说缺点,2号线全程几乎全部都是在地下通车,总有些说不出来的闷闷的感觉。
8号线的蓝色充满了科技感,原来的终点站航天博物馆听上去就未来感十足。和他的兄弟2号线比起来,少了些国际范儿,多接了些地气,更像是一个专做本地生意的精干青年。他整个深入到浦东地区,更深入到奉贤、南桥等相对来说边远的地区,每一次驶近终点航天博物馆,就觉得有一艘神舟运载火箭正在等待我的到来,收拾行装准备去火星和木星探索一番。
还有天蓝色的9号线,沿路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XX路的站名,而是松江、醉白池、佘山、欢乐谷,九亭、七宝古镇、漕河泾、小南门、打浦桥,他贯穿了松江府的文化路径。还有最白金的线路10号线,一路经过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牌站点。11号的红木色,代表着嘉定的古色古香,南翔、嘉定这些名字都是历史的见证。还有很多很多……
留在最后想说的是1号线。这位地铁家族的族长用红色代表正统和严肃,他的地位无可撼动,代表着这个城市最本色的文化。爸爸说,1号线的线路行驶过的是他的人生,又有多少人会有同样的感悟?每天从1号线上展开的,是所有融入、生存并扎根于这个城市的人的人生。他们顺着1号线进入与这个城市相关的生活,展开各自的逐梦之旅,并试图从这条线上找到一个入口,把自己嵌入这个城市,在这里安顿他们的人生……
当别人开始在地铁上忙碌起来,我却开始渐渐远离地铁,那是因为家里的小车带给我更多的便利。有时候我会翻开相簿,看着那张被选为“地铁微笑大使”的照片。地铁穿越的是城市东西南北的空间,是人文上下前后的时间,也是我那沧海一粟的童年。
《繁花》?图/张译之
变与不变
文/任好
这是她自家的苹果园。芝夏慢慢走在田间,润湿的泥土亲昵地贴着她的脚踝。
爸爸仰头,不知是看着树上的苹果还是初升的朝阳,“苹果也变了,今天的苹果和您那时的苹果可是不一样了!”
“但种苹果的不还是我们一家人吗?向往的东西,追寻的步伐,我们三代人可都没变。”芝夏深吸了一口清晨苹果味的空气,调皮地微笑着。
《自作诗一首》?书法/杜宜诺
原来,门后也有光
文/曾令博
秋风四起,我走在街头,发现一家开了多年的草编老店关门了,一扇铁门落下,将精美绝伦的草编同人们阻隔开来。
《点赞新时代》?图/徐睿泽
龙灯耀中华
文/胡锦轩
“山海璀璨,千灯启明”,听闻豫园民俗艺术灯会千灯琳琅、星汉灿烂,“百闻不如一见”,我决定亲眼去看看这了不起的繁华盛景。
《新时代箴言》?书法/李明朗
读懂了滩涂,让我受益
文/万晓林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这么一群人,没有坚实的土地,他们就围海造田,在滩涂上努力耕耘。
在这片滩涂上,我明白了科技兴农的意义。叔叔是新时代里的新型农民,不但继承了不怕苦的传统精神,而且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定能超越上一代,创造更幸福的生活。读懂了滩涂,让我受益!
今昔春运路
文/王子宸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新春佳节,独属于中国人的大迁移就开始了。随着时代变迁,春运路上的画风迎来巨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