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您的位置: 券商中国 > 焦点

奇瑞背后的大赢家

来源:投资界    时间:2024/05/08 17:32   阅读量:19847   

以前很少抛头露面的车圈大佬们,如今像下饺子似的纷纷开始直播。其中就有被雷军、余承东逼出来的62岁“老汉”尹同跃。

相比二十年前的意气风发,如今的尹同跃已经满头白发,略感沧桑。但靠着海外市场的崛起,奇瑞有重回*之势,甚至是越活越年轻。

继2023年以翻倍的增速出口了近百万辆汽车后,今年的奇瑞继续高歌猛进,前三月销量近53万辆,同比大增60%以上,其中出口25万辆,同比增长41%。

国内同行无限内卷、大打价格战的时刻,奇瑞的主战场已经在更加辽阔的海外市场。如今其已经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名。

不仅海外销量占据半壁江山,国外的车价甚至数倍于国内同等车型,海外车主用真金白银支持奇瑞。

曾经的自主*,以一种大多数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出了泥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2019年的混改,先是青岛五道口百亿注资,后又转让部分股权给立讯精密,如今安徽国资依然是其*话事人。

在掌门人尹同跃的精心谋局之下,奇瑞和几大股东实现了共赢局面。

外销大市场

海外消费者相当买账。

2023年,中国正式反超日本,成为全球*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以来,中国汽车继续在国际市场大杀四方。一季度累计向海外销售了132.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3.2%。

奇瑞的海外销量高达25.3万辆,同比增长40.9%,也就是说,我国每出口5辆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来自奇瑞。

奇瑞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529604辆,同比增长60.3%,这意味着国际市场占了奇瑞的一半身家。这样的比例在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极少有过。

与20年前中国汽车给外界留下“低质低劣低价”的印象不同,如今,设计务实的奇瑞靠的是过硬的技术。

在俄罗斯,奇瑞一年就卖出了11.9万辆乘用车,是其*的海外市场构成。奇瑞主品牌、星途、欧萌达、捷途组成联合舰队,合计销量仅次于本土汽车巨头拉达汽车。

由于历史问题以及主要靠燃油车,奇瑞在国内市场如今仍然卖不上价,销量也不在前列,但海外消费者却是相当的买账。

例如连续两年霸榜中国SUV出口冠军的瑞虎7,在海外被看做神车一般的存在,海外月度销量几乎是国内的五倍。

多年自主研发,奇瑞发动机参数超越本田等企业,自研的8AT变速箱让海外用户翘首以待。同时奇瑞还根据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调整配置,做到因地制宜。曾有一则新闻,在安哥拉发生的两起武装抢劫案中,两辆瑞虎防弹车成功抵御数十发近距离子弹的射击,保护了乘客的生命安全,让瑞虎在当地名声大噪。

奇瑞在国外的售价远高于国内。比如,瑞虎7海外售价最高约合20万人民币以上,而在国内仅需8-13万左右;瑞虎5X国内的售价约7-9万元,出口到海外要卖到15万元以上。国内起售价不到20万元的星途揽月,在俄罗斯售价竟然超过50万元。

海外狂赚,让奇瑞在2023年营收一年就增加了1000亿,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

目前,奇瑞集团的战略已向国际化更加侧重。去年10月,尹同跃全程用英文进行了一场名为“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的演讲,虽然他的中式口音略显违和,但足够看出态度。

许多年前,奇瑞就逐步将发动机、整车制造及零配件向海外迁移。目前,奇瑞在欧洲、中东、南美建立了10个海外工厂,同时也在拓展东南亚市场。2023年11月,奇瑞与越南本地Geleximco集团合作建厂,计划2035年产能20万辆。

凭借海外爆卖,奇瑞在今年一季度强势晋级乘用车销量第二名,反超一汽、长安、吉利,仅次于比亚迪,而且还是TOP10中增速最快的车企。

曲折重组路

重组历程曲折复杂。

企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但放眼中国汽车工业史,还没有一家像奇瑞这般跌宕起伏。

它有过同行难以企及的辉煌,也曾跌落深渊。由于一度的转型失利,加上长城、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奇瑞的优势几乎被市场蚕食殆尽。

汽车业务多年亏损,即便卖掉观致、凯翼也难挽颓势。2015年至2019年,奇瑞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75%的警戒线附近徘徊。

2019年,奇瑞被迫启动混改,引进投资者以自救。当年底,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成为摘牌方,先是以75.86亿元和68.63亿元拿下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30.99%、18.52%的股份;再以41.32亿元受让华泰资管持有的奇瑞控股15.68%的股份,以10.2亿元受让芜湖瑞创持有的奇瑞控股3.88%的股份,合计付出196.01亿元。

此次增资扩股顺利完成后,青岛五道口将持有奇瑞控股51%、奇瑞汽车35.58%的股权,成为两家公司*大股东,取代芜湖国资入主奇瑞。

但支付首期100亿元后,有媒体爆出后续资金出现问题——后续100多亿元筹款压力骤增,奇瑞混改遭遇变故。此时的周建民已经担任奇瑞控股副董事长、奇瑞汽车副董事长,他对外明确否认了这一传言。

事件的走势逐渐印证了一些传闻。先是周建民退出奇瑞汽车管理层,再是青岛五道口多次质押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股份,直到2022年2月,立讯精密以100.54亿元接手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根据天眼查的最新股权结构,当前青岛五道口只是奇瑞的小股东,持有奇瑞控股股份不到5%,持有奇瑞汽车不到2%,话语权被大量稀释。

虽然重组情况生变,但奇瑞和青岛五道口一直是一团和气。毕竟在危难之际,青岛国资也曾伸出援手雪中送炭。也有人认为这是奇瑞与青岛资本和周建民做“彻底切割”,奇瑞的控制权仍牢牢掌握在安徽芜湖国资和以尹同跃为首的管理层手中。

从股权转让的脉络来看,这样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周建民的角色只是一个攒局者,后续资金问题他也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安徽和奇瑞的发展始终是休戚与共,双方始终利益绑定,安徽国资仍保持*大股东有利于奇瑞稳定的发展局面。

奇瑞最核心的资产是奇瑞汽车,2020年8月曾出现过一段插曲,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取代奇瑞控股有限公司,一度成为奇瑞汽车*股东,持股达到31.56%。这或许就是为安徽国资再次入主打一个提前量,也为青岛五道口的退出埋下伏笔。

虽然波折不断,但结局还算完满。引入了实力不俗的大企业立讯精密,山东资本也保留了股东位置,既完成了混改,也解决了资金面的燃眉之急,为奇瑞起死回生奠定了基础。

谁是大赢家

各方都有良好的回报。

2023年,奇瑞汽车集团年营收达到了3151亿元,同比增长50.4%,一年猛增1000亿元。

由于售价数倍于国内的海外市场占据一半,奇瑞的价值创造能力显著增强。巨潮粗略计算,奇瑞单车售价已经超越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吉利,超过16万元。当然这一数字是按照集团整体收入计算,但即便达到15万元,在自主品牌中已经十分难得。

进入2024年,比亚迪启动新一轮降价,残暴的手段令外界称是直接掀桌子,为不被踢出局,友商跟风降价,而奇瑞凭借在海外的错位竞争,仍能保持车辆价格优势。

改头换面后,奇瑞背后*赢家仍是安徽国资和尹同跃为*的管理层,牢牢控制奇瑞核心资产,享受重回增长趋势的效益。基于奇瑞在全球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安徽芜湖正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一大中枢。

企业层面,立讯精密几乎是以平价接手青岛五道口持有的部分股权,同时拿下了处于红利期的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权。

更重要的意义则是,立讯精密和奇瑞拟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奇瑞ODM业务,从消费电子精密组件切入Tier1赛道,并豪言“未来十年进入全球前十大Tier1”。

2023年中报显示,立讯精密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贡献32.07亿收入,占比提升到3.27%,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略感失意的是青岛五道口和山东资本,按照2019年混改价格粗略计算,青岛五道口转让给立讯精密的股份没有太多溢价,还要算上两年的资金成本,只能说是体面出局。

不过,青岛五道口至今仍持有少量股权。根据外部传言,奇瑞正积极筹备最快于2024年提交IPO申请,并寻求1500亿元的估值,IDG资本已向奇瑞伸出橄榄枝。

另外,借助股权关系,奇瑞在青岛落地多个项目,总投资高达230亿元,去年两款新能源车型在青岛基地顺利下线。借助便利的海运优势,青岛港也有机会成为奇瑞重要的出口渠道。

周建民操盘的青岛五道口过早退出有些可惜,但他组局帮助陷入难关的民族车企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为奇瑞触底反弹奠定了基础,为青岛带来了奇瑞产业链基地。应该说,他同样是奇瑞复兴的重要功臣之一。

写在最后

“奇瑞从来都不是二流车企。”多年前,尹同跃说出这句话时,外界可能会是以一种看笑话的心态去对待,甚至不乏有人揶揄讽刺。

在比亚迪全面转型新能源,新势力疯狂内卷的当下,近30年来,奇瑞秉持“理工男”的心态,潜心专研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在海外直面各大燃油车巨头的竞争,打赢了一场场胜仗。

最值得奇瑞和多方参与者、投资人们骄傲的是,奇瑞的重组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崛起的大势基本同步。重组谋局结束之后不久,汽车出海迅速成为中国产业风口,乃至全球工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时刻。

甚至可以说,奇瑞汽车出海业务的大获成功,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升级、中国高端制造全球化征程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