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ETF“新面孔”聚人气南方、海富通提前结束募集|ETF深观察
继南方上证公司债ETF于1月8日提前结束募集之后,又一只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达到募集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1月10日,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已提前结束募集。
另据渠道人士透露,天弘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受到机构投资者高度关注,有可能于下周晚些时候提前结束募集。
两大指数存差异
2025年元旦前获批的8只信用债ETF同步在1月7日启动发行,募集上限均为30亿元。
其中,易方达、华夏、南方、海富通发行的是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的ETF,广发、博时、大成、天弘发行的是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的ETF。
据悉,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是选取上交所基准做市品种名单范围内的全部公司债作为样本,且信用评级为AAA,综合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流动性较好信用券的整体表现。从构成成分看,该指数底层资产均为资质优良的AAA级债券,发行人以央国企为主,资质较高,整体信用风险相对较低。
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以深交所基准做市债券清单范围内的公司债、企业债作为指数样本。做市机制旨在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做市商为债券提供买卖报价,增强市场的效率与透明度。该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深市基准做市信用债券的运行特征,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与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相比, 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在指数编制和样本空间上有所不同。
广发基金债券投资团队向记者指出,首先在编制方式上,沪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式计算,而深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则以样本债券的发行量为权数加权。
其次,在指数样本上,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选取上交所基准做市品种名单范围内的全部公司债,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基准做市债券清单范围内的公司债、企业债作为指数样本。
另外,结合当前数据来看,两个指数的成分券加权平均剩余期限和行业分布均有所不同。
据广发基金债券投资团队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沪做市公司债加权平均剩余期限为4.52年,深做市信用债加权平均剩余期限为3.58年。
行业分布方面,沪做市公司债占比较高的行业为综合,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为28.29%、20.76%、15.65%和10.70%;深做市信用债占比较高的行业为综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分别为36.10%、28.02%、11.66%和10.28%。
信用债ETF有何优势?
2024年以来,国内债券ETF市场加速扩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债券ETF的资产净值接近1800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了一倍多。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债券ETF的需求有所上升。
本次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债券ETF产品图谱。此前,信用债ETF仅包含城投债ETF、短融ETF、公司债ETF。其中,公司债ETF是跟踪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指数,目前的规模已超过100亿元。
海富通基金认为,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问世可以更好地丰富债券ETF产品线。目前市场上的债券ETF产品数量相对较少,且多以跟踪利率债指数为主,信用债指数细分品种的开发尚不充分,新产品的面世有望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相比城投、短融,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主要有两大优势。
广发基金债券投资团队分析,第一,流动性更好,深交所的做市机制可以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各家做市商通过公开、持续、有竞争力的双边报价,减少了交易成本和摩擦成本,提升了市场交易投资的活跃性,丰富了市场投资者的交易机会。
第二,风险较低,深做市信用债指数涵盖了多样化的债券类型,并且基本上是央国企主体。并且,行业分布相对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与股票ETF全复制指数不同的是,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采取抽样复制策略。“这主要是因为债券数量远大于股票数量且债券流动性欠佳、某些债券不具备可获得性,很难采用全复制操作策略。且由于债券品种价值走势的同一性较强,除非出现信用风险,债券走势基本是同向的,因此抽样复制策略对于债券指数基金来说更为现实。”广发基金债券投资团队指出。
据了解,在被动指数型债基抽样复制时,一般关注几个关键指标,例如久期、信用评级、票息等,有的投资人也会关注行业、区域等指标。若是信用债指数基金,还应尽可能分散化,以减小信用事件的冲击。
此外,在交易方式上,债券ETF可实现“T+0”交易,即当日买入、当日可卖出,且债券ETF在二级市场卖出后资金当日可用,次日可取。除二级市场交易可实现“T+0”买卖外,沪深交易所单市场债券ETF还可实现“T+0”申赎,即:当日申购的债券ETF当日可赎回得到“一篮子债券”;当日赎回得到的“一篮子债券”当日也可用于申购债券ETF。
海富通基金认为,随着机构和居民对于稳健类资产投资需求的持续上升,债券ETF凭借交易便利、费率低廉、持仓透明等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投资者的优选方案,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