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观众席|德龄,慈禧,以及历史之外的“人”的余温
《德龄与慈禧》是一部历史剧吗?
编剧何冀平很多次提到,《德龄与慈禧》是对香港回归中国的时代语境的回应,少女德龄如“清风吹进紫禁城”,明确地隐喻了当时的香港。剧作者的初衷便绕开“戏说”“正说”的争议,她创造了一些从自觉到自由的人物,一些无力自觉而终究被困的人,把一个个人物的活气注入了历史原型的躯壳,这些属于人物的、人性的生气,穿透了时间的屏障。
演出的主题曲里有两句唱词:“挡不住大江东去水留痕”“遮不住东方欲晓韶光逝”。其实这个剧本的力量不在于对历史作出确凿的解释,也不是对历史人物盖棺论定的赋形。《德龄与慈禧》在香港首演时,导演徐克坐在剧场里泣不成声,散场后他对何冀平说,他痛心于“宽容的艰难”和“包容的代价”。徐克的观感和感怀,跳出了历史剧的框架。《德龄》在剧作层面的魅力,是借用历史的语境,道出当代人的切肤感受。编剧以她的人生经验和对时代生活的观察,写出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中,人们的迷茫和渴望——有沉沦于旧秩序而麻木的人,有向往新世界却心碎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一些人的心意永远无法传递到另一些人的心间,拥有不同信念的人们悲剧性地成为撕裂的阵营。
慈禧、光绪、隆裕皇后、李莲英……剧作中的这些人物是具体的,但他们作为戏剧人物的“具体”,不指向历史,而出于1998年的“当下”,是对“当是时也”锥心刺骨的痛和爱的呈现。那些具体的矛盾和困境,不是为了镜像式地再现历史,而是正面强攻当代的挑战。历史人物假面背后被注入有温度的血肉,获得了在时间轴上自由滑动的生命力——一旦我们抛开“历史剧”的刻板印象和“历史真实”层面的原教旨主义,就会发现这些人物在诞生后的30年里,他们的痛苦和困境仍然能被感知、被理解。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收到契诃夫《三姐妹》的第一、第二幕剧本时,说了这么一段话:“这个剧本的美在阅读时不会轻易显露,因为作者拥有高度的属于戏剧和舞台的敏感,用很短的句子涵盖一整页独白或对白的信息量,他的每个词里都隐含着情绪和思想的波澜,但他拒绝把这些形之于笔墨,对于敏感的演员和观众而言,这文本的深度是不可计量的。”
这段话说出了优秀剧作所分享的共性。面对《德龄》的文本,排演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于演员如何摆脱正史野史垒砌的刻板印象,释放文本背后巨大的“人”的空间。很多人认为《德龄》是一部戏说或解构历史的喜剧,但何冀平强调,她的笔下没有丑角和弄臣,没有大奸大恶之辈,她对自己创作的每个人物怀着恻隐之心,芸芸众生,含辛茹苦,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即便他们是作茧自缚的命运囚徒。
剧本中的璟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境,只有一句台词:“主子说得对。”慈禧训斥她穿错衣服时,她这样说。隆裕和光绪发生冲突、逼迫她表态时,她这样说。光绪想起珍妃的伤心往事,迁怒于她时,她还是这样说。这五个字的背后,是一个不被爱的年轻女子咽下痛苦与耻辱,在恐惧中麻木生存的状态,她战战兢兢地活着,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隐身人。
剧的尾声,德龄痛斥李莲英“是个奴才”,李莲英回道:“我就是个奴才。”这是一个自卑者的羞耻告白,而非无耻者的标榜。他对光绪倾注了类似于父子之间的亲情,他和慈禧共同抚养了光绪,并且在很多时候,他承担了琐碎的养育事务。但他既不理解自己带大的孩子,也无法支持他。他在一个畸形的权力结构里被规训,摸索了一套八面玲珑的生存智慧,从没有自觉去质疑那个权力结构本身是不合理的,以至于,当德龄冲进这个行将就木的僵化系统时,他早已没有能力去想象另一种有尊严的生存。
李莲英和隆裕皇后是作为德龄的对立面存在的,但他们不是罪人,他们在一次次坚持自己的信念时,制造了他人和自己的厄运。李莲英不善良,隆裕也不善良,否则他们不会商量出怂恿慈禧把德龄许配给八旗子弟的损招。他们也不至于是极恶之人,以隆裕的立场,她坚持遣走德龄,出于恐惧德龄的存在将动摇她捍卫的“祖宗家法”。
隆裕:皇上既不给祖宗上香,又不在养心殿自省,反而和德龄——一个奴才,以洋名互称,连君臣的名份都不顾了,这有失家规,有违祖训,臣妾提请皇上自律。 ???????
光绪:除了祖宗家规,你知不知道世界上瓦特发明蒸气机,牛顿发现地心吸引力,美国有华盛顿,法国有拿破仑?
隆裕:臣妾从不关心和祖宗家法无关的事情。
隆裕和光绪的这段对话里,她对德龄的敌意,有出于女人的妒忌,更多是她对“祖宗家法”所代表的伦理的捍卫。她自己原本是伦理铜墙铁壁下的牺牲品,“十五年,没睡过安稳觉,没吃过定心饭,高兴不能笑,有泪不能流,不能回家省亲,不能再见父母……”受害者终成了加害人,她的青春韶华被祖宗家法葬送,她却成为这套吃人礼法的践行者和捍卫者,活生生演示了黑格尔对悲剧的定义:为了维护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
隆裕和光绪这对怨偶,一个因痛苦而麻木,一个因觉醒而痛苦,但觉醒的光绪并不是一个在道德层面完善的圣徒。他被困瀛台,肉身和心灵都陷于孤岛,让人扼腕。可是,他在自己的妻子面前,丝毫没有将心比心的共情意识,他把自私、残忍的一面给了她。
“你从来不理我,就算我不是你的皇后,也是你的表姐,可你对我就像对一个木偶,一件摆设,连正眼都不看我。”
隆裕的这段话,如子规泣血,她从光绪这里得到的回应却是:
我不喜欢你,不喜欢这儿的一切!从四岁起我就像个木偶一样被人搬来搬去,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怎么呼吸,怎么咳嗽,都是祖宗定好了的。我有生的权力,没有活的自由,就连娶妻选后这一点自由都没有。你是老祖宗钦点的、指派的,是我作为皇帝的一部分,你我是被人锁在一间房子里成为夫妻的。你见过庙里的泥菩萨没有?一声不响,二目无光,那就是你和我!
他的悲剧不是隆裕造成的,甚至,隆裕本来是被迫和他承担了同样命运的悲剧共同体,但他迁怒并痛恨年少无辜的表姐,丝毫不自觉他的冷漠加剧了一个少女的悲剧。
光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个理想主义者没有能力爱身边具体的人。全剧中最激烈的戏份,没有发生在德龄和慈禧之间。德龄闯入慈禧晚年的生活,制造了喜剧的和解,悲剧的核心在光绪和慈禧之间。
慈禧出场,是乖戾的大家长,所有人噤若寒蝉。很快我们发现,她不是悲剧的制造者和根源,正相反,在一个扼杀人、扭曲人、吞噬人的系统里,她也是悲剧的承受者之一。紫禁城外的世界日新月异,慈禧宛如迷宫中的族长,即便位高权重,也无法健康、敞亮地去爱一个人。她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孩子,把养子当作后半生的一点寄托,结果这段亲子关系也被权力侵蚀败坏了。
慈禧:……也是这么一个有鸽哨的黄昏,乳娘把你抱进宫,你才四岁,看上去只有两岁,我让你睡在我的宫里,跟我一张床,一夜我总得起来三、四次看你,怕你冻着。
光绪:皇阿妈辛苦了。
慈禧:你天生容易受惊,不能听一点震响,我一回宫就马上换下那双木底鞋,生怕吵了你。我不许太监们敲更响城,撤走了所有的自鸣钟。你长大一点,我怕太监们不用心,自己教你念书,裁好一方一方的宣纸,写上字教你。五岁,你开始跟我上朝,坐在那张龙椅上,我老怕摔着你,叫他们用丝棉做了个棉围子。你坐在龙椅上,板着小脸,一派正经样儿。
光绪:这些,皇阿妈还是留着说给史吏听,叫他们写进《起居注》吧。
慈禧:我这是跟你讲《起居注》吗?我说的是我的心!
光绪:儿子垂念母亲的养育之恩。可我也有我的心!
慈禧:你的心就是把我废了,好独揽大权。
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段落。亲情和权力重叠,风烛残年的母亲眷念尚未被权力伤害时的一点母子亲情,在权力角力中落败的儿子,决绝地舍弃了儿子的身份,只做一个冷漠的失败者了。光绪的悲哀在于,他憧憬过一种有感情、有血肉的生活,但他其实是自己厌恶的那种人,是爱无能的,无法以儿子的身份去爱母亲,无法以丈夫的身份去爱妻子,他对德龄有一份惺惺相惜的情谊,然而他真正投入情感的是德龄所代表的理想。
家庭内部母子沟通的渠道封闭了,上升到国家层面,权力旁落的儿子和实际掌权的母亲之间,声泪俱下却各说各话。
光绪:皇阿妈想错了,我已经心如止水,早不想做这份皇上。如果皇阿妈真疼我,儿子有一事相求。如今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民生凋敝,满目疮痍,要想顾全祖宗基业,只能求新,立新法,行新政。
慈禧:你还想维新?
光绪:儿子是没用的人。倒不如将生替死,皇阿妈如果想把握乾坤,舍维新无他路可行。儿子想请皇阿妈自己主持维新。
慈禧:我看你是贼心不死。
光绪:儿子为的是社稷江山。
慈禧:难道我是为了我自个儿?上回你背着我斥退旧臣,录用匪类,乱改朝纲,说什么让我颐养天年,差点要了我的命。这才过几天哪,你又来了。
光绪:儿子跟皇阿妈说的是国事,我要维新也为的是祖宗的江山,既然您不愿意由我来做,就由您自己做。如今国家危如累卵,朝不保夕,还争什么你我,闹什么别扭?
慈禧:哈,教训起我来了?我告诉你,你这个皇上是我选的,你是我喂大的,是我一手托着坐上皇位的,我让你做皇上,你才是皇上,我要是不想让你做,你立时就得退位!
光绪和慈禧之间,一个寡情的儿子,同时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独裁的大家长,同时是黯然神伤的母亲。这个时候,权力和情感都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能遥望斜阳日暮,陷入怅惘,近的远的哭声呜咽重合。
光绪带着未竟的愿望抱憾死去。慈禧无法获得儿子的和解,缠绵病榻。他们都是不甘心的,旧时代的帷幕终将沉沉落下,韶光逝,东方欲晓,而他们都看不到了。这份扼腕,是个体面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局限感,是悲辛无限的人生咏叹。在伦理和情感、权力和情感、理想和情感交织的命运困局中,怎样做都会制造自己和他人的无尽的痛苦或遗憾,万全之策是不存在的,而沟通和宽容都是如此艰难。
《德龄与慈禧》无意于解释晚清的历史变局,它在更广义的层面呈现了人的困境,这个戏剧文本沉淀了一种无论何时看来都很宝贵的戏剧理想:书写人物的复杂,尊重人性的局限,健康地、诚实地再现人的真实存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