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您的位置: 券商中国 > 商业

翔楼新材(301160.SZ):营收净利双创新高,精冲龙头未来可期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4/11 09:12   阅读量:5035   会员投稿

4月10日,苏州翔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160.SZ;以下简称“翔楼新材”或“公司”)交出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创出历史最好水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85亿元,同比增长9.74%;归母扣非净利润达2.03亿元,同比增长12.26%。

翔楼新材作为国内精密冲压材料龙头企业,专注于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已从精密汽车零部件逐步扩展至轴承、人形机器人材料、传感器材料等领域,下游应用领域扩宽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2024年,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工业用精冲材料/其他用途精冲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2.47/1.51/0.13/0.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05%/13.76%/-14.69%/2.80%。

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多年,已建立技术研发、客户资源、产能规模多项优势。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一直重视技术研究和工艺改进,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15项发明专利和61项实用新型专利,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0.61亿元,同比增长20.21%。在客户资源方面,公司已与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信、法因图尔、富临精工、上海沿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产品已广泛用于特斯拉、比亚迪、问界、理想、蔚来、小米、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丰田等品牌。在产能规模方面,目前公司拥有苏州工厂,年产量约为18万吨,安徽工厂将于4月底建成,首批产能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规划产能15万吨,产能爬坡周期3年,预计年内投产4万吨。

在基本盘稳健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精冲材料相比传统材料具有原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材料性能等多项优势,公司顺应行业发展,于2025年3月15日,成立机器人材料研究院,以“攻克卡脖子难题”为使命,组建专业团队聚焦精冲材料、轻量化等核心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同时,研究院引入智能化产线,优化热处理、表面改性等工艺环节,推动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助力国产机器人向高精度、长寿命方向迈进。

展望未来,翔楼新材凭借其在精密冲压新材料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广泛的客户资源和持续扩张的产能优势,有望在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市场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深度受益于行业的增长趋势。在新业务拓展方面,机器人材料研究院的成立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将为公司开辟全新的增长空间,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助力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