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蚱“蹦跶”出好“钱景”
人高马大的拱形棚里,赵祖庆一手封着塑料袋,一手抓着蚂蚱。他出汗时就用手擦。几分钟后,他手脚麻利地抓到了半袋蚱蜢。
赵祖庆家住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堡阿昌乡鲁恒村。她小时候眼睛受伤,导致左眼失明。几年前,妻子在地里干活时突发疾病去世,留给他一儿一女,日子很不好过。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赵祖庆家被认定为贫困户。此后,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都大力帮助他,他自己也努力过上好日子。
前几年听说养蚂蚱成本低收益高,就在他家山上搭了个拱棚,开始养蚂蚱。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他家有22个蚂蚱棚。每个棚一年收5茬,每茬收入2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毛收入不低。
通过帮扶和养蚂蚱,赵祖庆几年前脱贫了。当前,党委政府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业是重中之重。村里有人想跟他学技术,赵祖庆毫无保留。“市场很大,现在主要是不够卖。”被问及多养蚂蚱会不会对自家蚂蚱的销量有影响,赵祖庆说。
一棚到两棚越养越多。
走进赵祖庆的蚂蚱养殖基地,片片麻竹郁郁葱葱,白色拱门整齐排列。棚里的温度比外面至少高五六度。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麻竹,是赵祖庆刚刚砍回来的。黄褐色的蚱蜢正在享受美味的食物。人走来走去,密密麻麻的蚂蚱在跳来跳去。密集恐惧症的人都不敢看这一幕。赵祖庆不为所动,蹲下身子慢慢移动,徒手抓蚂蚱。
赵祖庆觉得养蚂蚱并不复杂。棚子建好后,放进去20多斤老蚂蚱,它会自动繁殖。每天自己割草,每天至少喂一次就好了。草不够就喂麦麸。两个月后,蚱蜢可以抓住它了。一个棚子能有50多斤。按照每公斤40元计算,每棚能赚2000元。
简单来说,他是一夜之间积累起来的。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养蚂蚱不容易,包括当初的赵祖庆。
2013年,他刚开始养蚂蚱和一个棚子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了。清理粪便、松土、灭蚁都是技术活。以清理粪便为例。蚱蜢应该在每个生长周期用扫帚清扫。疏松的土壤得跟上,否则土壤会板结,蚱蜢很难繁殖。蚂蚁吃蚂蚱,一定要用开水烫。
慢慢的,赵祖庆越来越熟练,开始扩大规模,从一棚到两棚,直到现在22棚。
一次做一件事,做到最好。
技能熟练不代表不累。赵祖庆一般早上六七点就要起床,顶着露水割草一整天。白天,棚子里的温度高得让他无法抵抗。最多是他喂草的时候进棚。晚上气温低,他就戴着大灯在棚里抓蚂蚱。他经常在凌晨一两点抓蚱蜢。多的话他能抓二三十斤,少的话能抓十几斤。
蚂蚱不缺,主要卖给养蜂人。餐馆和私人也会购买它们。女儿结婚了,儿子在昆明工作,家里没人,养蚂蚱的事情很多。赵祖庆干脆在地里搭了个简易房,吃住都在地里。
蚂蚱养殖是个好行当,村里五户人家都跟着干。靠养蚂蚱,赵祖庆家经济条件不错。他还要感谢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2015年,烟草部门启动阿昌全镇推进全家帮扶。赵祖庆住的是老房子,烟草部门凑了4万。房子装修好了,他可以安心养蚂蚱了。
54岁的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产业链延伸”,但他所做的就是这个意思。
乡村振兴需要很长的时间,争取成功需要很长的时间。赵祖庆觉得,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做到最好,就为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做贡献。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