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9万起,造车1000多天后雷军终于官宣了
3 月 28 日晚七点,小米正式发布了首款汽车小米SU7并公布其售价:21.59万起。
“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雷军在现场说到。三年来,小米SU7,承载了太多期待。
头枕音响、前后背箱、32 处收纳位、9 种车身颜色、手机支架、手电筒槽、车载冰箱......小米汽车发布会现场惊喜连连,设计贴心。
回看价格,21.59万这个区间中竞争对手很多,但也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价格区间。首款电车车主、油车换电车车主、电车更新换代车主、消费力稍弱的年轻车主、中产家庭备用车等都能涵盖在内,且其酷似保时捷的外型也颇受女性用户的欢迎。
发布会前几日,在北京合生汇B2层小米之家的展厅中,每天都会有排队参观的现象。展车区大几十平米的地方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据销售介绍,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都是忠实的米粉,还有一部分是蔚来、理想、小鹏这些电车车主,但都比较偏向年轻化,这类群体对电动新车接受度更高。
更有趣的是,为小饭桌做介绍的销售原本是蔚来的汽车销售,也是蔚来车主。据该销售透露,小米汽车目前的销售,有70%来自“蔚小理”。他表示一定会购入一台小米SU7,无论从动力上还是智驾方面,小米SU7的市场竞争力都很强。
该销售认为,电动车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像是一款智能终端,配置更高的新车一定会吸引到这类用户群体。
自去年召开首次技术发布会至今短暂的3个月里,小米似乎驶入了“风暴中心”,关于小米SU7价格的猜测铺天盖地,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价格传出来。过去的三个月,每一天对雷军来说大概都如履薄冰,辗转反侧。
今天,雷军终于说出了这个数字,但距离如释重负可能还有很远的距离。
01 “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 DreamCar”
关于小米 SU7 最大的悬念已被揭晓,21.59 万起。其实早在最终价格出来之前,网友已经在可能的价格区间做了对比,小米的竞争对手几乎涵盖了市面上的大部分车企:特斯拉、极氪、小鹏、蔚来等等。
然而小米的野心似乎更高。
发布会前一天,雷军发微博称,小米汽车要造“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 DreamCar”。有网友问,发布会上是不是要再比比?雷军回答说:“肯定要比!”
小饭桌在发布会前几天去线下看过SU7实物,从视觉上来看,最大的感受确实是跟保时捷帕拉梅拉款车型设计非常相似。整个车身的流线、车头的设计都很相似。有网友调侃:就差车牌换成保时捷。
小米不只是嘴上说说。事实上在小米SU7上市前,小米内部多位造车相关人员就已经拿保时捷进行了试驾感受的对比。
北京合生汇小米之家销售人员告诉小饭桌:“其他家车企做试驾感受对比都是租车来做。雷军直接购买了几辆保时捷拿到内部来,给不同的人做试驾体验。雷军说‘不差这点钱了。’”
在雷军心里,非常喜欢特斯拉和保时捷这两个品牌,雷军本人也是特斯拉车主。他认为这两个品牌是汽车工业时代的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还学习了特斯拉的一体压铸技术,打造了 9100 吨级的超级大压铸技术。据小米之家销售透露,超级大压铸技术可以将 72 个零件化成液体再一体压铸,做到 72 合 1 ,压铸后达到更精密、硬度更强的效果。
电池更大,续航更长,现场雷军把小米 SU7 的这两项数据单独拉出来和特斯拉 Model 3进行对比。
据了解,百公里加速 2.78 秒是小米SU7 的一大亮点,这一动力加速基本是市面上除超跑外最快的。其次小米 SU7 还搭载了两颗英伟达芯片,配有空气悬挂、激光雷达、CDC 减震、电动门、电动尾翼。
而在门把手的设计上,也将大部分电车采用的隐藏式把手进行了改良。据小米之家销售介绍,SU7是非隐藏式的把手,只需按动把手里的按钮即可开门,比隐藏式的方便许多。
此外,SU7 的电动尾翼在高速路段可以提供 130 公斤的下压力,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重量,以保证驾驶的稳定性。
智能方面是小米汽车的可预见的亮点。小米的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都可以与车互联,实现各类远程操控,同时也支持苹果手机和平板。“华为系统相对封闭,因此使用效果可能不及小米与苹果。”小米之家销售说到。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纵观整个行业会发现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
北京合生汇小米之家新车展厅隔壁摆放的是华为的问界M7和M9。同栋楼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展厅还有:理想、小鹏、极氪、极狐、智己、岚图、阿维塔等等十余家。
这似乎在暗示着小米SU7问世的处境:群敌环绕。
自2024开年,行业内一直流传一个段子:“特斯拉和比亚迪的降价,一半是为了打击燃油车,一半是为了打击小米。”
的确,小米 SU7 诞生在了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一年,今年被行业内称为是“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
2024年初,几乎和2023年初同一时间特斯拉又率先开启降价,但这波操作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反而是被接下来的比亚迪降价抢走了所有风头。当然,和特斯拉相比,比亚迪的降价显得更有诚意,且多车型降价,打击范围相当大。从同价位电车到油车,基本都被伤及,而小米则是躺枪的。
透过比亚迪这波降价,背后代表着一个业界普遍共识: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比亚迪无疑是想让自己的高销量保持的时间更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测:“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250万辆,新能源车市占率保守预计为36%,乐观预计为41%。2025年,新能源车市占率将接近50%。”
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基本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增速会越来越慢,这个过程就是洗牌出清的过程。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新能源行业已经出现过不少波动。威马汽车倒下了;大众入股小鹏,双方在造新能源车层面互相取暖;蔚来亏损严重,但再一次用阿布扎比的钱起死回生,这笔钱能撑多久还未可知;高合汽车停工停产;去年情况最好的理想,也在MEGA发布后的风波中摇曳,创始人李想决定重新定位新车,降低单月8000辆销售预期至2000辆。
小米SU7在战乱中能否坚持到最后被打上了问号。
02 SU7诞生前的1000多天发生了什么?
然而,随即就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雷字带电不出头,军字带车被盖帽。大凶之兆。”暗示雷军造车之举可能会不太顺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关于雷军造车是否“吉利”的“辩论”就此展开。
回顾小米造车这三年,首次被提出是在 2021 年 3 月 30 日,雷军宣布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造车,是发自内心对电车的热爱和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的看好。
事实上,雷军不仅是国内第一批特斯拉车主,曾多次拜访马斯克和特斯拉美国总部,还投资了多家新能源车企,并布局相关产业链。2015年小米参投蔚来A轮融资,2016年参投蔚来B轮融资,2017年参投小鹏汽车的A+轮融资。同年顺为资本领投智能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的A轮融资,并于B轮、C轮和C+融资中给予了持续的支持。
2021 年 8 月,小米全资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持续增厚智驾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方面的研发能力,据了解深动科技在高精定位、高精地图和3D场景重建等领域都有较为广泛的布局。
在正式宣布造车前,雷军组建了十几个人的调研团队,走访了多家造车工厂,发现整车制造已经与消费电子市场密不可分,造车是必走的一步棋。这并不难理解,手机市场“一哥”苹果在面临造车的第一波浪潮冲击时,也决心加入,只是没有坚持到最后。
2022 年 8 月,雷军公布了小米第一期研发投入 33 亿元在自动驾驶项目上,专属团队规模超过 500 人。同年,小米汽车总部基地落地北京亦庄,计划一期年产值 15 万辆,而小米汽车也是第一家拿到造车资质的车企。
某投资人告诉小饭桌:“小米虽然没有拿到政府投资,但批地建厂、拿资质都是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北京指望小米作为新能源车企中的优秀代表企业出业绩。”
截至 2023 年 12 月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当日,总研发费用达到 100 亿,团队规模也扩充到 3400 多人。
“烧钱”是所有车企在造车过程中最深切的感悟。小米汽车在创立之初,雷军就做好了准备:预计 10 年投入 100 亿美元。根据小米2023年财报显示,账面现金有超过1300亿元,目前三年花了100亿,还不到“存款”的十分之一。
此外,据北京小米之家销售向小饭桌透露:“雷军明确表示,在造车上已经做好了烧钱打持久战的战备。至少五年,他会努力在其他业务中持续盈利,来为造车业务输血。”
但有新能源投资人告诉小饭桌,新能源造车拼的不是资金和技术实力,而是供应链能力。比亚迪做了二十多年的汽车,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给了它低价、降价的底气。
在供应链方面,小米在有自己的生态。无论从手机还是智能家居方面,软硬件结合的生态链是小米的看家本领。此外,小米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投资布局也为其供应链带来一定优势。
雷军曾公开表示,“造车也特别特别不容易,我也能理解库克的决策,坚持造车还是相当难,而且造车要赚钱的话就更不容易了,苹果的策略总是希望做高毛利的产品,我觉得这一点在汽车行业很难达到。”
相信在造车这条坎坷之路上,雷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技术,以及现金准备。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